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

流浪雜記:關於獨享與共享

嬉鬧與孤獨兩者常在我的生命中交錯,喜愛且擁抱著這兩種極端,也視其為生命中的調味與養份。少任何一者,我就會缺氧、萎縮,所以兩種生活都是必然且必要。

也更因此,對於獨自踏上旅行並未感到恐懼,更是張開雙臂迎接。

但對於東方文化底下的教育而言,特別是東方女性,要獨自在歐洲旅行好像是件令人感到厲害的事,不只一次的在旅途中被台灣人、大陸人、菲律賓人說我這把年紀獨自在歐洲旅行很勇敢,但對於我而言,這就只是去做我想做的事,不在乎任何條件的踏上旅程。雖然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跟注意,但並非是做不到的事。

不過,也的確透過這些刺激去認真思考,獨自旅行、一小群人的旅行及團體旅行等等的好與壞、快樂與困擾。

不是要分析這些旅行模式的優劣,只是是一些感想紀錄,若再給我任何機會,不管哪一種模式我都還是樂意進行(當然前提要考慮對方的旅行習慣再做決定)。

一同旅行真的很多快樂都可以直接抒發,像是在日本街道上看見藝伎走過、在韓國的冬天裡看見第一片雪落下、喝下綿密濃郁廣東粥時的驚嘆、德國啤酒好喝到即便暈眩也還是一口口喝下,瞬間有人就能夠明白妳的喜悅,幾近不需要描述的共享那種感受,很多感受伴隨著旅伴的回應一同被記載著,回憶的豐富點更多是落在與旅伴的互動。更直接的是,任何事物都能夠共享,包含食物、購物、門票、房間等等,也相對可以減低旅行時金錢跟一些事情上的負擔。

然而,也不得不提到,許多快樂願意直接分享,但許多困擾與負擔卻無法輕易地散播。一同旅行無可避免也是各自不同的想法、習慣撞擊最多的時候,因為幾乎24小時的相處,從眼睛張開的瞬間就已經在社交環境下,就算再親密的好友都未必可以安然度過這樣高密度的相處。有時不知如何拿捏表達自己情緒跟反應,一些細微的動作跟表情都可能讓彼此不舒服。沒有絕對的對錯,這只是習慣不同而致,但許多人也包含我肯定總有個念頭:「我難得出來玩,為什麼還要讓我面對不愉快呢?」

這就是「交換」,更多份的快樂相對更多份的摩擦,沒有絕對完美的互動,只有透過溝通跟觀察而取得一個平衡,也有可能一直都無法取得平衡,而導致整趟旅程都在翻白眼吧!(網路上看到太多跟旅伴鬧不和的故事,族繁不及備載)

獨自旅行相對也做了「交換」,快樂、感受通通都是獨自產生、獨自感受,就算用再多的語言跟畫面闡述,也仍舊無法完全、分毫不差的分享那種滋味。我獨自在布拉格吃著表姐推薦的百年老店烤鵝,鮮嫩多汁的傳統捷克風味,還有順口的黑啤酒跟獨家檸檬汁,份量之大的可以讓我吃三天也不為過,如果今天是與別人一同旅遊,我們除了能夠分擔費用,我們同時也在分享那個滋味。

即便在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人,永遠設想出來的情境都是想像而來的,跟真實的「共感」仍是有差距。

相對,獨享也換得一些事,像是能夠更加深刻地記住那些旅行的畫面,也較能夠跟當地人、其他旅行者接觸,相對比較開放的心態(也是不得不)。也不需要去配合誰,完全隨心所致,最直接的就是行程隨便調整、安排都是自由的。願意花多少錢買什麼經驗、願意花多少時間感受什麼樣的氛圍等等都是獨享才能擁有的。

或許外界是相對安靜,但內心的聲音也可能是相對吵雜。不斷自我對談,也從其中不斷探索自我。這段獨自旅行的21天,有一部分像是自我檢核般,在遇到什麼事件、吃了什麼東西、做了什麼事才知道自己可以或無法做到什麼,或甚至還有哪些地方正在改變(像是褲子變鬆又變緊?)。這也是一種相處,與自己的相處,也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,沒有要忍耐或是有所隱瞞,因為每一刻的體會都是直接且暴露的,隨時都在發現自己。

總之,怎樣的旅行都好,只要有所體會跟感受都好,在異鄉就是有很多幻想跟現實交錯,本來就會衍伸出另外一種心態跟模式。路痴可能都能認路、瘦弱可能都變得強壯、膽小都可能勇敢面對,這也是有趣的探索。

每一種形式也都有其缺陷,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,但這也許也是它最完美的設計了。

恩,期待下一次,任何形式的再度踏上旅程,去一個陌生的地方,有伴沒伴都好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